在電鍍、電子、汽車零部件等行業中,鍍鎳工藝憑借其優異的耐腐蝕性、耐磨性和光亮外觀被廣泛應用。但鍍鎳過程產生的廢水中含有高濃度鎳離子(Ni2?),作為《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中嚴格管控的第一類污染物,其排放限值嚴苛(總鎳≤1.0 mg/L)。本文將介紹一家專注鍍鎳廢水處理的環保公司——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家是怎么處理這類廢水的。
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荷蘭外商投資的環保企業,于2011年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成立,致力于為鍍鎳廢水處理提供完整的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解決方案,業務板塊涵蓋EPC工程、提標改造、污水站運維等。依斯倍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處理系統已廣泛應用于表面處理電鍍、汽車制造、涂裝生產線、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半導體、航空船舶、金屬加工等行業。
一、鍍鎳廢水的來源與水質特性
鍍鎳廢水的主要來源包括:
鍍鎳槽后的漂洗水:占廢水總量的80%以上,含有低濃度鎳離子、硫酸鹽、氯化物等成分。
廢鍍液:更換或老化后的鍍鎳液,鎳濃度極高(可達幾十g/L),屬于危險廢物,需單獨收集處置。
地面沖洗水:含有少量鎳及其他雜質。
其水質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鎳離子濃度差異大:漂洗水一般為50~300 mg/L,廢液則可達數萬mg/L;
常含絡合劑:如檸檬酸、酒石酸、EDTA等,易與鎳離子形成穩定絡合鎳,難以直接沉淀;
pH值偏酸性(3~6);
可生化性差,且含鹽量較高。
二、主流鍍鎳廢水處理技術:從基礎去除到深度凈化
1. 化學沉淀法(基礎核心技術)
通過調節廢水pH值,使鎳離子生成不溶于水的氫氧化鎳(Ni(OH)?)沉淀,進而實現分離去除。
2. 破絡處理(針對絡合鎳的關鍵環節)
當廢水中含有EDTA、檸檬酸等強絡合劑時,鎳離子會與之形成穩定絡合物,常規化學沉淀法難以奏效,必須先進行“破絡”處理。
常用破絡方法:
高級氧化法:如Fenton氧化(H?O? + Fe2?)、臭氧氧化等,通過產生強氧化性物質破壞有機絡合物結構,釋放出游離鎳離子。
硫化物沉淀法:投加Na?S或專用硫化劑,生成更穩定的硫化鎳(NiS)沉淀。該方法可在較寬pH范圍內進行,對絡合鎳去除效果顯著。
次氯酸鈉氧化法:通過氧化作用分解部分有機絡合劑,降低其絡合能力。
3. 離子交換法(深度處理與資源回收)
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對鎳離子的選擇性吸附作用,將水中鎳離子截留,出水鎳濃度可降至0.1 mg/L以下,適用于排放要求高或廢水回用的場景。
4. 膜分離技術(濃縮與回用一體)
反滲透(RO):能截留95%以上的鎳離子,產水可直接回用,濃縮液則需進一步處理或處置。
電滲析(ED):適用于高鹽鍍鎳廢水的濃縮減量化與資源化回收。
膜分離技術常作為化學處理后的**深度處理單元**,助力實現廢水回用和污染物減量化。
鍍鎳廢水處理的核心在于“精準除鎳、穩定達標、合規處置”。企業需根據自身廢水水質特點,選擇適宜的組合工藝。同時,應加強源頭管控、規范運行管理、完善環保臺賬,才能在日益嚴格的環保監管下,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www.qyboruidatong.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 酸性廢水處理工程公司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